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

“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创作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A. 《马拉之死》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作品《石工》,与此相符的只有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故B项正确;《马拉之死》属于新古典主义作品,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属于印象派作品,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70年代,一批法国画家以创新姿态登上画坛。他们的作品强调捕捉“光”、“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由此产生

A. 现实主义画派

B. 浪漫主义画派

C. 现代主义画派

D. 印象主义画派

 

查看答案

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这一画风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某画家“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与之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B. “光是画中的主角”

C. “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

D. “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查看答案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你可以

①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

②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

③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④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毕加索于1937年4月创作的名画《格尔尼卡》。该作品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和风格,描绘了当时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居民的悲惨生活。当年毕加索创作该作品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 开创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

B. 揭露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C. 揭露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D. 体现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