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日程是建国初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引发了
A.彼得格勒起义
B.二月革命
C.七月流血事件
D.四月提纲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对这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 “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 两次分离都是由外来侵略造成的
C. 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所指的“分离”曾长达五十年
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 村民自治
B. 政协会议
C. 民族区域自治
D. 人民代表大会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②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④王明推行“左倾”路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