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召开了十四大,决定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下进行。所以应选B。而其他三项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与1992年无关,A,C,D皆可排除。综上,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其理由有

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增强企业活力

 

查看答案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 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查看答案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学科网解析/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F5.tmp.png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