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 中国 | 英国 |
政治制度 | 封建君主专制 | 资产阶级代议制 |
经济基础 | 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
军事力量 |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 船坚炮利 |
对外政策 | 闭关锁国 | 殖民扩张 |
材料二1840-1900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 中英鸦片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签订条约 |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
内容 | 割地 | 香港岛 |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________ |
赔款 | 2100万银元 | 白银2亿两 | 白银4.5亿两 | |
开埠 |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 _______ | |
其他条款 | 协定关税 | 开设工厂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二,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在“开埠”方面出现的变化,指出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简要说明《辛丑条约》的内容体现了此时清政府与列强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归纳1840——1900年列强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军民抗争起到什么作用?
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
A. 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
B. 美国等发达资本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
C.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D. 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优势
B.为了抗衡美苏
C.西欧国家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D.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应动摇。“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都坚持( )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改革开放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 各族人民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 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