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内成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还推动开设多处工...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内成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还推动开设多处工农运动讲习所,为工农传授知识。孙中山此举意在

A. 帮助中共发展党组织

B. 夯实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C. 提高工农的经济地位

D. 建立工农联盟的民主政权

 

B 【解析】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工人、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阶级基础之一,孙中山发展工农运动,意在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民革命,不是帮助中共发展党组织,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提高工农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孙中山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是建立工农联盟的民主政权,故D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甘地自传》中记述:大英国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盐粒攻击下岌岌可危。这指的是“食盐进军”运动

①迫使殖民当局改变策略

②使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③引起全国性的反英斗争

④实现了“英国退出印度”的政治诉求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重要城市。下列内容所涉及的文件签订于华盛顿的有

①意大利主力舰吨位为17.5万吨

②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

③集体安全原则的确立

④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A. 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 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 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 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其早年著书《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作者的观点认为

A. 仅凭道德的名义,不足以解答历史问题

B. 所有的历史结论,都需要后人来重新考证

C. 历史现象复杂,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D. 道德情感,不能用于历史现象价值判断

 

查看答案

【加试题】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一面

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