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

(题文)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答对两点即可) 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解析】(1)从材料“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基层管理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治理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的自治功能逐渐减弱。出现这样的原因,可以按照政治、经济的思路来回答。 (2)结合材料“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民主革命的推动,清末新政的实施,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垂拱元年,武则天下《求贤制》:“其有文可以经邦国,武可以定边疆,蕴梁栋之宏才,堪将相之重任,无隔士庶,具以名闻!”同年五月,又“制内外九品以上及百姓,成令自举”。显庆四年,她和高宗“亲策试举人者,凡九百人”。“裁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於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有学者统计,从高宗委政于武后算起,至武后卒年为止,录取进士为1157人,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选士的5.6倍。当时应试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场面之美轮美奂、试题之丰富多彩、入仕授勋之荣耀光彩,确为我国文化史上“最盛大之节目”。同时,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重点发展以属文笃策为主的进士科,降低以背诵典帖经书为主的明经科。

——《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材料二“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迭,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唐】沈既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二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初等教育法》,逐渐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由大学到中学,一轨自下而上由小学到职业学校。一轨为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立的,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弟设立的。前一轨设立的学校有公学、文法中学和大学。这类学校是培养未来统治者或社会上层人士,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费昂贵。后一轨设立的学校主要有初等学校、职业学校、高等小学等,以培养体力劳动者为主,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这两轨极不相通,也不相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学制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学制的影响?并思考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箩)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价古罗马法时曾指出:“罗马帝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融合能力,还有对于其他文化的接纳和包容能力,都给了帝国以生命力。”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B.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C. 从习惯法到自然法    D. 从自然法到万民法

 

查看答案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 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 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 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 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