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马关条的》签订之后,举国激愤。梁启超曾激愤而言:“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用不可以亡,数年之后,乡井不知谁氏之藩,眷属不知谁氏之奴,血肉不知谁氏之俎,魂魄不知谁氏之鬼。”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传统“夷夏”观念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民族”思想开始引入中国
1859年洪仁玕总理太平天国政事,他主张,迅速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提倡机器生产,鼓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保护开矿,开厂,办银行,积极采取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奖励私人资本。这表明( )
A. 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望 B. 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 农民财富归公的圣库制 D. 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英国在“教训”了这个“国家”后获得的特权是
A. 准许设厂
B. 协定关税
C. 驻兵使馆
D. 割占香港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 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D. 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材料中的“这部著作“指的是
A. 《土地法令》 B. 《共产党宣言》 C. 《四月提纲》 D. 《和平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