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

“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国际问题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比较简单,学生直接可以判断。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国策。“一国两制”,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由于其创造性与智慧性,比较成功的最先用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故,排除AC两项;D项“国际问题”,明显属于无关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A.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 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 从武力统一到提出和平统一

D. 呼吁尽快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

 

查看答案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沈括(1031——1095),宇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自幼对天文、地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刻苦钻研,曾跟随为官的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仁宗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技思想家之一。《宋史》卷331《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因支持变法而被任命为删定三司条例官。熙宁六年曾连续三个月进行测量,才得到极星离开北极三度有余的结论。为了验证“虹能入溪涧饮水”的问题,曾“与同职扣涧观之”,进而发现“自西望东则见,立润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此外如关于凹、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的认识,关于指南针装置方式的认识,关于月亮盈亏现象的认识等等,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经反复思索,研究后仍无法解决的,他就只是如实记录,并说明不知其中道理的症结所在,而决不故弄玄虚,妄下断语。例如,在记述磁针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现象后,说“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沈括的主要人生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沈括具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科学精神?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些科学家相继论证了核裂变的相关理论,如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奧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年,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原子弹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在一份奏析中总结旧军制积弊有七,人皆乌合,来去无恒,一弊也。兵皆缺额,且充杂差,二弊也。里居不确。良莠不分,三弊也。摊派刻扣,四弊也。新式枪炮,抛弃损环,五弊也。营垒工程,不知讲求,六弊也。营弁习尚奢华,七弊也。张之洞提出,惟有仿行东西洋各国,裁撤旧营(包括绿营制兵,练兵防勇),推广新式军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队涣散、国防空虚的被动挨打局面。他驳斥守旧势力阻挠改革的论调:“试思环球各强国其练兵皆同此一法,而谓中华兵力最弱之国反能别创一器一法以取胜,此事理之所必无者也。”

——摘自冯天瑜《晚清重臣——张之洞》

材料二张之洞在《请添练精兵折》中指出:“必须扫除故套,参用西法,参用各国洋舟教习,讲求枪炮理法,兼司营垒测绘,始可谓之为兵”……“请仿英、法之总营务处,日本之参谋本部,于都城专设衙门,掌全国水陆兵制、饷章、地理绘图、操练法式、储备粮饷、转运舟车、外交侦探等事。平日之预筹,临时之调度,悉以此官掌之。兼采众长,务求实用”。这些建议对于清政府军事方面的“新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自冯天瑜《晚清重臣——张之洞》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主张军事改革的主要背景和依据。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张之洞的军事改革主张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管在表面上西方社会不同政治力量的思想和政策对立十分激烈,但在实际的政策上,某种纯粹的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体现越来越少,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说,在多元社会的环境里,任何一种完备性学说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所以,在现代西方民主政制的多数政治原则之下,现实的政治必须要有妥协。否则,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就难以与其多元主义的理念共存。

——晓林著《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材料中的核心观点进行探讨。(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