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
A. 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B. 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C. 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 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
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 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 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 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 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汉书·地理志下》载:“汉兴以来,鲁、东海人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 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 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 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 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 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C. 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 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