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政治主张 D.公民意识
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 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
下图是宋代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它反映出( )
A. 马远最擅长人物画创作 B. 南北对峙促成艺术繁荣
C. 理学已发展到心学阶段 D. 马远此作重视意境表达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 ② B. ③
C. ②④ D. ①④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