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
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纲要》。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 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B. 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规现实的态度转变
C. 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D. 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A. 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
B. 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C. 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
D. 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蔡元培说:“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如墨子的名学,不是曾经研究西洋名学的胡适君,不能看得十分透彻,就是证据。”这表明蔡元培
A. 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反对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
C. 不赞成胡适研究西方学术
D. 主张将中西文化融合研究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
A. 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B. 解释中衰西盛的原因
C. 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 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霍布斯鲍勃在《革命的年代》中写到:“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
A. 创作手法怪诞
B. 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 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
D. 集中表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