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第12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对某条目的解释中写道:“宇宙图景”的新情景不再是“三维空间中一片以太海洋的受迫振动”,而是“四维空间世界线上的一个扭结”。据此可知,该条目的内容
A. 提出了经典物理学
B. 揭示了光电效应成因
C. 阐述了光线可弯曲
D. 说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 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 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 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平
C. 全盘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A. “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 “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 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 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A. 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