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变管理模式
②克服平均主义
③解放生产力
④改变所有制性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实施土改 B. 建立农业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
A. 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B.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D. 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请指出B、C表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
A. 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B. 产生;初步发展
C. 产生;进一步发展
D. 进一步发展;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