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 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 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 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 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 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标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 同盟会《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 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 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国的主要城市
D. 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