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1: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焰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 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的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屦。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明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示例2: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的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 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海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的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比例,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工业、服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求化的推动下,英美两国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也是未来几年非常盛行的一类题型,在做此题时关键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这条主线进行相关信息的选取,可以选取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也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同一历史时段的信息,做此题时只需选择一个角度,但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论述才可以。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天津华明镇                          瑞士小村镇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查看答案

阅渎以下材料: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12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1:1951年6月。标题: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1954年3月。标题: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1971年11月。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 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

D. 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

 

查看答案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查看答案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 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 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 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