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75号文件指出:适当地放宽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特别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
B. 当时仍然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C. 中共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D. 中央逐渐放弃集体所有制经济
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经济体制的改革
B. 法律制度的健全
C. 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对外开放的深化
毛泽东在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作结论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提出
A. 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
B. 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
C. 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D. 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退出历史舞台
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了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而攫取的一些治外法权。这主要基于
A.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
B. 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C. 美国在两极对峙局面中处于劣势
D.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现在清室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矣”。孙中山意识到
A. 反满革命还要继续
B.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C. 民族革命的长期性
D. 救亡图存刻不容缓
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A. 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 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 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 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