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

——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措施。

 

(1)措施: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政。 (2)评析: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 【解析】(1)依据材料“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知措施有:改革宦官机构,裁撤宦官衙门;严厉惩罚宦官干政;削减宦官人数、品级;废除宦官读书制度;以史为鉴,警示宦官不要干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宦官乱政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但由于君主专制本身的局限性,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宦官祸乱朝政的现象,有利于加强皇权、维护统治;另一方面,但因改革未触及专制主义制度本身,故无法根除宦官祸乱朝政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全国市场是由三个主要商业网络所构成,而这三个商业网络恰好交汇于苏州地区。乾隆二十七年(I762)《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由此可见苏州其繁盛局面已非一般城市可以相颉颃的了。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时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部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上海当时还是上海县,归苏州府管。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亦即傅衣凌先生所说的“苏杭型”城市的发展道路。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傅衣凌先生所说的“苏杭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并分析该道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苏州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司苏州尚有12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行会在19世纪七八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有、棉珍、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2)与材料-相比较,材料二中苏州经济地位发生了怎_变似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其变化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绍兴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1757年,除粤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据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整理

材料二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

——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

A. 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完成

B. 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在全国展开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在全国逐步实施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查看答案

三大改造后,陈云指出:“节制资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副作用。特别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对工业实行统购包销,商业自上而下派货,农产品独家收购,市场管理很严格,带来了消极因素。主要是产品品种减少,质量下降。这种消极因素过去就有,现在应该取消”。依据材料可知

A.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成熟

B. 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全面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社会主义改造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查看答案

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 使美元成为国际性流通货币

B. 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 美国确立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D. 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