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1878年,中国首次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先河,之后1877年、1878年、1885年又三次派遣留学生赴英、法、德等欧洲各国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西学。1896年后,留日学生人数直线上升,1899年是200人左右,1903年达1300名,至1905年,人数增至8000人。在学习内容上,1904年,中国留日学生1300人中,学习文科的达1100人。

——摘编自《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奏陈监管学务情形折》等

材料三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1977年9月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该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邓小平重视科教的原因以及随后十年党和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

 

(1)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变化: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变化:地域上,由留欧美为主到留日学生人数上升;内容上,由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到以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救国思潮由学西方物质层面深入制度层面;日本作为东方落后国家,明治维新后国家迅速强大,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通便捷;可得1分) (3)原因:文革动乱导致人才断层;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措施: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第一问由材料“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分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后一个问联系课本知识,当时的教育格局是“学在官府”,孔子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留学教育的变化从两方面归纳,一是留学目的地由欧洲到日本;二是学习内容由科技到文科。对应变化,分析原因,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救国思潮由学西方物质层面深入制度层面;日本作为东方落后国家,明治维新后国家迅速强大,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 (3)文革结束后,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原因是十年文革导致中国人才出现断层;再者,邓小平认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发展教育的具体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及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三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代,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变化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妇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引发变化的社会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汉书·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数年,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兴学始。

材料二到1930年,私塾仍在乡村普遍存在。据1935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调查,安徽全省私塾14388所,在农村教育中占73.1%。调查认为,新式学校未能普及乡村,不独因学校信用未昭,实乃“私塾设置简易,塾社大小随便,学生不拘多少,年龄不限,个别就学不求一律”。同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却不为农民、乡绅认同,他们宁愿把子女送入私塾接受旧式启蒙。

——摘编自徐希军《1910年代安徽教师教育背景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从1969年3月开始,全国战备紧锣密鼓开展起来。在京的大批党政机关以及学校,被紧急疏散到外地。当时中国科技大学有意迁往郑州,时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的李德生认为安徽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得知此情后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徽,还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

——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翁兴学”的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当时“私塾仍在乡村普遍存在”的原因。

(3)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迁至合肥的社会背景。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具备哪些主观性条件?

 

查看答案

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国家

1950

1973

1992

中国

1.60

4.09

8.50

印度

1.35

2.60

5.55

日本

9.11

12.09

14.86

英国

10.84

11.66

14.09

美国

11.27

14.58

18.04

 

 

A. 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

B. 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 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

D. 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

 

查看答案

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

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 “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B. “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C. “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D. “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