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已经走过50多个春秋。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到无核的世界。”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客观上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B.美苏核均势下的一次争锋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更认真来讲,我并不需要告诉你们,世界形势非常严重。那对所有明智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明显的。”他所说的严重的形势包括( )
A.新的世界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B.欧洲资本主义面临统治危机
C.美苏两国军事对峙已经形成 D.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着挑战
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经济援助而非军事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
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牛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两欧为其商品市场 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恢复两欧社会经济 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