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发给横滨华侨的电报里说:“吾党之希望虽素不在媾和,而亦非全不欲和,战亦非吾目的也。吾党素志之共和政体。近由议和谈判,可见其成立矣。”这表明

A. 辛亥革命在策略上具有灵活性    B. 革命派已放弃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夺权

C.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孙中山在革命方式的选择上举棋不定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革命策略的灵活性,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革命派并未放弃武装斗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11年12月25日辛亥革命尚未建立民主共和政体,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策略灵活而非举棋不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查看答案

林则徐在奏折中说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其意在说明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曾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新国家。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的权力模式与“美国式国家模式”,主要区别点是

A. 法治精神

B. 民主原则

C. 分权理念

D. 责任内阁

 

查看答案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 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 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 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 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 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