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

C. 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

D.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设问是“主要原因”,A项、B项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化成果丰硕的原因,但是B项“百花齐放”是主要原因,A项是客观原因。C项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D项是学术方针。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5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该讲话

A. 反映了科学文化工作政治化的方向

B.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 打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

D. 促使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查看答案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查看答案

“文革”时期,中国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 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 文学艺术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 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 “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