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 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 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们(西欧)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意在说明不让美国加入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不让美国插手西欧的内部事务,也就是力求摆脱美国控制,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革”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材料三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地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

(2)结合材料二回答,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借鉴哪一国家的经验?“文革”期间的教育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查看答案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存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查看答案

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建成。下图是当年希望工程宣传画《我要读书》的主角、现为安徽某商业银行白领的苏明娟。关于希望工程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促进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B. 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最重要的环节

C. 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D. 体现党和政府对科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A.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