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6—13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1)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政体的正式确立(法国共和派领导推动);工业革命推动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启蒙运动推动自由、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教会仍控制教育权,阻碍社会发展。 特点:政府主导;立法推动;教育逐渐世俗化;推行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重视师范教育。 (2)变化趋势:教育改革者由地方督抚(政治家)为主转变为知识群体(教育家)为主;教育宗旨由“忠君、尊孔”为主转变为“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主”(教育指导思想由中体西用转变为民主共和);教育对象上逐渐趋向男女平等;逐渐消除科举制残余。 影响: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冲击了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解析】(1)结合19末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及法国教育面临的问题来回答。法国教育改革的特点依据材料信息从主导者(政府)、方式(立法)、新趋势(世俗化)和内容(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和师范教育)等方面来概括。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教育改革者、教育宗旨、教育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来概括。影响可以从民主政治的巩固、经济发展、教育现代化、民主思想传播、冲击传统观念和提高国民素质等多方面去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0年5月至9月,美、苏、英、法与东西德召开了四次“2+4”外长会议,讨论德国统一问题,会议主要围绕“统一后的德国与北约华约的关系、德波边界的确定、四个战胜国对德国的权利与责任的终止”等议题展开。同年10月,两德统一。这反映了

A. 美苏对峙格局的终结

B. 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C. 苏联在东欧战略收缩

D. 大国影响力作用强劲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A. 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 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804-1836)

 

总额(*1000英镑)

制成品(%)

粮食(%)

原料(%)

1804-1806

50619

1729(3.4)

21444(42.4)

27446(54.2)

1814-1816

64741

731(1.1)

27602(42.6)

36408(56.3)

1824-1826

56975

892(1.6)

20563(36.1)

35520(62.3)

1834-1836

70265

1926(2.7)

20680(29.4)

47659(67.9)

 

以上数据最能表明英国

A. 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

B. 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C. 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

D. 殖民掠夺提供巨大经济红利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A. 导致民主的衰败

B. 引起社会的分裂

C. 促进阶级的分化

D. 利于思想的进步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这一划分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锡兰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A. 为后来三个世界划分提供了依据

B. 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

C. 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

D. 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