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6个工科系,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C.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D. 推动天津经济发展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A. 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B. 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 使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D.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C.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D.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B.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C.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
A.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 是-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