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实施政策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2)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怎样的心态?

材料四《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五: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3)材料四中的“老人”是谁?“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4)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中“不是收,而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那又是怎样扩大的?

 

(1)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天朝上国无比的优越感,盲目自大,目空一切。 (3)邓小平;是指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春天 (4)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产业,又可以利用当地劳动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 (5)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解析】(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及材料二“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可知清政府实施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政策表现为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可知清朝统治者存在着盲目自大,目空一切的心态,由此得出天朝上国无比的优越感。 (3)本问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方面从主观目的和经济基础上来说闭关锁国政策有一定存在的合理性;但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多次被侵略挨打的事实可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极大的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用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最终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本题考查中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解读歌词内容,老人应该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画了一个圈可以联系到时间——1979年,所以应该是深圳特区,春天从大的背景来看应该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展开。 (5)本题可以从内部优势和外部优势两个方面作答。对内来说劳动力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资源,对外来说,临近港澳台湾,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些地方多是侨乡,便于拉近和华侨华人的感情距离,进一步引进外资和技术。 (6)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进程。题目问这个圈是怎么扩大的,这个圈代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扩大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也就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2)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查看答案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查看答案

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十四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欧洲帝国主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C.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中华民国政府提倡国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