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不结盟”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

D. 求同存异

 

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当时新中国对美国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立场。A项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B项是在1953年开始提出;D项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与材料意思不符。因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和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现代化。……与此同时,独裁应该受到谴责的观念为解决中国的落后问题提供了一个办法: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而让别的国家来指导中国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中国早在我们之前就实现了我们当代西方人所重视的东西。

——摘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材料二与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错,西方列强为主角的竞争和战争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形成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激化了中国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自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转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表现,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在探究工业文明因素的发育时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即

该模式特别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政策激励及制度创新等因素对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请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行探讨。(说明:就结构图中的要素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结构图中的要素进行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上海附近水源取样,送回英国请专家检验,结果包括苏州河在内的12个取水点的水质,都明显优于同时期的泰晤士河。20世纪初开始,上海人口逐年激增,苏州河的水质污染也日益严重。1925年,以苏州河为水源地的上海闸北水厂被迫关闭。地方政府多次组织疏通河道,以提高苏州河的自清洁能力。一些商业团体设立了专门的治理组织——吴淞江水利协会,积极配合官厅疏浚苏州河。但因经费等原因,河道疏通工作时断时续,进度缓慢。1924—1926年,上海先后建造了三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对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也做出过个别处罚。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上海都没有管理和控制污水排放的专门机构,再加上上海政府与租界各自为政,苏州河的污水治理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近代以来苏州河的污染与治理》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泰晤士河及其支流沿岸工厂林立。19世纪中期,泰晤士河开始散发令人难以忍受的臭气。面对泰晤士河环境的不断恶化,伦敦市政府进行了生活污水排放系统的修建。英国国家社会科学促进会、皇家艺术协会等民间组织多次讨论河流治理问题,督促政府对合流污染进行干预。187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河流防污法》,明确禁止把废弃物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但是地方政府对国家的过度干预表示不满,部分工厂主也强烈反对,民众虽然希望改善环境,但因为担心河流治理会导致政府增税,对河流治理的态度犹豫。因此,泰晤士河的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

——摘编自《试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河流治理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世纪70年代苏州河与泰晤士河水质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苏州河和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的共同特点。指出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效果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B. 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

C. 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

D.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

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这表明当时的北京

A. 粮食供应紧张

B. 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 农业发展缓慢

D. 居民工资低无钱购买粮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