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向上海的总领事馆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向上海的总领事馆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1913—1919年在中国的美国外交官)

材料二: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

——《恽代英日记》(1919年7月5日)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1938年10月)

(1)材料一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

(3)材料三中“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是指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4)以上三则材料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政治的主题是什么?

 

(1)目的和理想:对内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对外:争取国家主权。 (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经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建立国共合作。 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4)主题:求独立,求民主。 【解析】(1)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依据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来分析。 (2)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抓住五四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来归纳。 (3)第一小问,经验结合材料出处的时间可推出十五个月指的是全面抗战的爆发,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应该是国共合作抗日。第二小问,影响就是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即可。 (4)民主政治的主题抓住材料一、二中的五四运动,材料三中的抗日战争,从这两个事件的共性来考虑,结合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可归纳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国人的民族思想。我国民族思想存在两种发展情况:一是清帝国部分有识的高级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强运动;一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二  1903年梁启超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摘编自李喜所《“中华民族”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材料三  五四运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抗日战争则是全民族的总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请回答:

(1)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践,评析太平天国的民族主义运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相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的民族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表现出的新发展。并说明原因。​

(3)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抗日战争使我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查看答案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曾出现几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这时,1917年和1919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

材料三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旧式农民战争主要指的是哪场运动?如何理解“该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2)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标志性的意义?

(3)材料二中“俄国人的路”和之后毛泽东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分别指的是什么?

(4)按照材料三图片的提示概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依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

(2)国共前两次合作以破裂而结束,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查看答案

1922年,孙中山感叹到:“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的觉醒。”孙中山后来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是

A. 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B.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联合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

D. 发动民众,参加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