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 第1位 | 第2位 | 第3位 | 第4位 |
1860年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1890年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1900年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1937年 |
|
| ——— | —— |
1950年 | 美国 | 苏联 | ——— | —— |
1980年 | 美国 | 日本 | 苏联 | 联邦德国 |
(1)在①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工业后来居上的两个国家名称,简述其发展的共同原因。
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分别简述其领先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中西交流与互动,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材料一714年,唐朝在广州正式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唐朝对外商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唐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唐朝的财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
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新论》《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海外贸易的变化。
材料二16世纪以来,许多欧洲传教士经海路来到中国,向欧洲传送回众多的信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17世纪以后又传述了康熙的“圣王”形象。耶稣会传教士表扬中国的制度是符合柏拉图“理想国”理念的理性秩序。18世纪以后,当欧洲文明兴起的时候,“中国”两字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从“理想国”一下变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 时代背景(从欧洲的角度) |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
16世纪 | ①文艺复兴 民族国家兴起 | 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 |
17世纪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启蒙运动在英国兴起 ③ | ② |
18世纪 | ④ ⑤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 | 从“理想国”变成“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
材料三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1874年李鸿章提出“内须变法”的主张。他认为:“洋人要挟与否,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阜(富足),洋人愈不敢肆其要求。”他充满信心地说:“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体现上述思想的实践活动。
(题文)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下图为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铸钱。秦半两钱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使用和研究两个角度分析秦青铜“半两”钱母范的阶值。
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某理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该理论成就是
A. 经典力学体系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1970年上映的电影《滑铁卢战役》由意大利人投资,苏联人执导,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主要拍摄地在苏联乌克兰地区,动用了万余名苏联红军做群众演员。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 两大阵营在某些领域有合作
C. 欧美文艺界推崇拿破仑
D.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局势失控
“在国内改革问题上,与其说赫鲁晓夫失之于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还不如说失之于未摆脱传统体制而使改革不彻底。”文中的“传统体制”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