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2年10月,史量才出責盘下上海《申报》,大胆借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2年10月,史量才出責盘下上海《申报》,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引入西方报业竞争机制,使《申报》成为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大报。他以高薪挖来深谙编辑技能的陈景韩,善于经营的张竹平,一大批作家,如鲁迅、茅盾等,都成了该报的重要撰稿人。为了采集翔实的新闻,在国内遍设记者,同时在国外的伦敦,华盛顿等地设立特约通讯员。史量才认识到商业广告是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1913年开始,新建广告推广科,《申报》是我国最早采用广告分类的报纸。1918年,史量才不惜巨资建成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馆大楼。1918年后三次更新设备,使《申报》的技术设备处于世界一流水准。史量才侧重于以历史学家的态度办报,奉行自由主义的办报思想。《申报》在反对独裁、帝制、复辟的斗争中,在宣传新文化的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

——摘编自杨艳琼《近年来史量才研究综述》等文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量才主持下的《申报》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史量才的历史贡献。

 

(1)特点:受到西方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具有创新性;商业化;领先性;资讯采编来源广。 (2)贡献:引领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进步的政治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激发了民众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推动了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兴起。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史量才主持下的《申报》发展的特点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大胆借鉴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和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体现了《申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新建广告推广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馆大楼”等体现了《申报》的创新和领先的特点等。 (2)史量才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要分对报刊事业的影响、政治运动的影响、传播进步思想的影响、对抗战胜利的影响等多方面分析,例如,对报刊事业的影响可以从《申报》的创新和领先的特点必然会引领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潮流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贊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买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走向干预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受军阀割据的影响,没有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税收制度,中国的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所控制,继海关以后,1913年又丧失了盐税管理权。地方军阀截流税源,并日益形成财政独立,使中央财政收入短绌,收支陷于混乱。为增加财政收入,保证税源,北洋政府努力进行税制改革,曾先后三次整理税制。1912年11月公布国有税和地方税税法草案,明定国家(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的划分,并拟定将来准备新设的税种。1914年6月明令取消国家税和地方税的划分,租税仍归各省财政厅直接管理。1923年12月重新提出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并以关税、盐税、印花税及其他消费税等全国税率应统一的税种为国家税,田赋、契税及其他各税为地方税。另外,北洋政府还新开征了印花税、营业税(烟酒牌照税)和登录税(契税)。就税收制度而言,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体系;税收来源逐步由以农业税为主转变为以工商税为主;征收税种逐渐由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化,从而为我国近代税制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玉茹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归纳北洋政府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税制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一词的定义:变数之总和。许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平衡体,可是这个平衡体的情况只存在于很短暂的一时一刻,顷刻间,这个平衡体就因为时间的进行而使其中的各个部分产生了新的相对关系,有的发展得慢,有的发展得快,发展得慢的会拉住发展得快的;发展得快的也会拖住发展的慢的向前进行……整体平衡关系的改变,历史就被引向新的方向,发展出新的制度,创造出新的环境。

——许绰云《历史分光镜》

根据材料,以“历史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清代赋役制度的变化,对人口的关注也从赋役角度的“人丁编审”逐步转化为以人口数量统计为目的的“保甲造报统计人口”的阶段,而此间乾隆六年(1741)可谓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分界点。据学者们研究推算,乾隆六年,中国的人口约有1.43亿,乾隆七年约1.60亿,年增长率高达114%。不过其间各级地方政府在人口统计过程中存在着“约略开造”的问题,乾隆四十年(1775),在乾隆皇帝的严厉谕旨下,各地方应当是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人口统计,人口大约达到了约2.65亿,年增长率高达197%。

——朱义明《清代中前期人口数量及增长率的辩析与重估》

材料二  18世纪初,英国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緩慢。至40年代左右在人口的动态上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持续了很久的高死亡率开始下降。到80年代,英国人口显著增长,这种增长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20--30年代达到頂峰。这次人口增长速度在英国人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兰开夏、瓦立克夏、约克郡的西来丁在1701年到1751年人口分别增长了33%、28%、26%,甚至一些古老的工业郡,像位于西部纺织工业中心的格洛斯特在同期人口增长也超过了30%。在特伦特地区1743年至1764年62个农业村总人口增长了12.7%,1764 年至1801年进一步增长了38.7%;而这两个时期,附近的40个工业村,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7.8%和96.5%。

——李翠云《论18世纪英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乾隆年间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18 世纪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的体力劳动者,包括白领工人、服务工人和农业工人在内,在整个职工人数中的比例,1900年时占了82.4%,但到1980年已降到49.2%。其中,农业人口由37.5%降到2.7%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滞涨不断恶化

B.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D. 高科技革命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