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诸多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内的事情有着诸多的相似。如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
A. 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C. 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 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 动摇了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 创办《青年杂志》
D.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A. 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 孙中山由效法美国转向以俄为师
C. 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 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 朱元璋
B. 李鸿章
C. 洪仁玕
D. 毛泽东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 洪秀全——蔡元培——曾国藩
C. 曾国藩——洪秀全——蔡元培
D. 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