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继承了文景以来的削藩政策,采用推恩、助酎的方式,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所谓推恩,就是使诸侯王诸子都有继承分封的权利,从而用类似“分家”的方法肢解诸侯王国;所谓助酎,就是让诸侯王拿出黄金作为祭祀祖宗的赞助,对于有抗命迹象的王国,则借口酎金成色不纯削夺其爵位。
——《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应对地方势力过大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说明这些措施对政治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1787年初麦迪逊致信华盛顿说:“我们有两种选择:13个州的完全分裂或全面联合。前者将使13个州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独立国家(除自己的法律外);而在后者,13个州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共和国的郡县,受到一部共同法律的约束。”“州的独立与自尊自大,是这个国家的祸根”,“除非把各州统统消灭,并将它们全部联合到一个巨大的社会里,就不能铲除这一祸根”,“修补邦联制不可能符合这一目的”。
——《美国历史十五讲》
(2)依据材料说明当时美国的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3)某同学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初期史事示意图”,图中四个序号代表按时序发生在该地的事件,请选择其中两个事件,写出序号及事件,并谈谈其影响。
冷战结束20多年来,世界局势总体缓和,但并不太平。下列属于“不太平”的史实为
①美国“9.11”事件
②柏林墙被拆除
③北约轰炸南联盟
④越南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C.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D.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 苏联解体
B. 波兰剧变
C. 德国统一
D. 欧共体成立
1961年,许多亚非拉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A. 德国正式分裂
B. 古巴导弹危机解决
C. 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
D. 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1982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日本已与美国平起平坐
C. 日本经济实力壮大
D.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