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
A. 违背了清朝外交平等的原则
B. 体现了中外完全平等、开放交往的理念
C. 凸显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至尊风范
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失败后,“负责交涉条约的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这是他们外交的胜利。”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力求减少苛捐杂税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是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只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的实质是
A. 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 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 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宋朝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乏俸处分,名为“辱台钱”。这一规定
A. 加强了对官吏的监察
B. 加剧了官吏的腐败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有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出身寒门的占14%。这表明科举制
A. 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 提高了当时的官员素质
D. 改变了唐朝的中央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