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十九岁中进士,后进翰林院,朱元璋对解缙“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他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朱元璋有爱才如子情怀
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 纲常伦理成为治国手段
D. 儒家思想重回正统
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也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这表明二者相同之处是
A. 注重道德培养
B. 主张理在心中
C. 继承先秦儒学
D. 追求民主自由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据此分析叶适
A. 主张万物皆理
B. 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
C. 主张格物致知
D. 提倡经世致用
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 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 “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 宋明理学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他是在强调
A. 民贵君轻
B. 教育的教化功能
C. 扪心自省,致良知
D. 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