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有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旨,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
A. 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B. 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C. 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D. 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清朝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 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 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 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足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这表明黄宗羲主张
A. 经世致用 B. 知行合一 C. 格物致知 D. 古今贯通
《都城纪胜》记载,南宋都城临安"街坊替市,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 然"。据此可知,当时(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坊市制度开始打破
C. 商业经营不受限制 D.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 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 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 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A. 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 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
C. 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 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