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评价中国一位伟人,“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位领导人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针对党内党外许多人“分歧错杂的思想”,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三民主义,并且用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争取中间性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的意图是
A. 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B. 继承与发展三民主义
C.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与蒋介石争夺领导权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而“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这表明孙中山
A. 认识到反帝爱国的重要
B.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 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D. 民族主义成为核心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列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 激进民族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
D. 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上述变化说明
A. 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
B. 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
C. 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
D. 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
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
A. 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
B. 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
C. 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
D. 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