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格义”(比较)方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去分析、吸收西方文化,二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下列选项属于后者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本质
D.新文化运动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 反对民主共和制
B. 强调思想启蒙
C. 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 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康有为声称“凡西之所长,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议员及其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据此可知,康、梁二人
A. 意在寻求历史依据宣传维新变法
B. 仍然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
C. 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质不同
D. 借“西学中源”说弘扬传统文化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 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 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 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表,据此可知
年代 | “天朝”使用频率 | “中国”使用频率 |
道光最初10年 | 50余次 | 不满10次 |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 6次 | 5次 |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 6次 | 14次 |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