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日报》中提及宪法次数的统计。对其中第四次高潮出现的...

下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日报》中提及宪法次数的统计。对其中第四次高潮出现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①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③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加强

④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90年代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第四次高潮是1999年,拨乱反正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①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②正确;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村民自治制度,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③正确;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④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领导人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霸权主义,因此应该建立一条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来打乱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中国

A. 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盟友关系

B. 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 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的正常化

D. 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2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次全民参与的民歌创作高潮,民众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诗歌。如“生产竞赛当战斗,干活心里乐悠悠,机器转得像闪电,要把英国落后头。”“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须半杆烟。”这一运动出现的背景是

A. 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D. “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

 

查看答案

1950年至1959年中国订购进口的415个成套设备项目中,来自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分别为304个和108个。这一局面形成的背景是

①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②西方对中国实行了孤立封锁政策

③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

④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记载,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如下:

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

A. 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

B. 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

C. 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

D. 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查看答案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②“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③“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④“展渡江战役盛况;扬开国大典丰功”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