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政策既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产生强大的...

经济政策既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又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产生强大的反作用。

材料一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谷物进口,维护高粮价的《谷物法》。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英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超过农业占据了主导,出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给予农业以政策性保护,限制粮食进口。另一位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土地利益集团往往是把获得的利润用在奢侈生活上,而不是去进行投资;允许谷物自由贸易,进口低价谷物,工厂主就可以降低工资,增加利润,促进工业发展;因此《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只能是工业发展停滞。19世纪30、40年代,自由贸易论者和保护主义者围绕这一法令的斗争更加激烈,《谷物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846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废除《谷物法》。

——摘编自吕佳《英国〈谷物法〉的废除及其社会根源》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位经济学家支持、反对《谷物法》的理由。结合所学,分析《谷物法》被废除的原因。

材料二1937至1949年,通货膨胀始终是困扰国民政府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税收主要依赖东南沿海的关税与盐税,东南沿海沦陷后,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建设也尚未完成,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加剧纸币贬值。商业投机也促使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又使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开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尚未恢复之时发动内战,导致赤字继续扩大,人民对法币的信心降至最低。此外,国民政府还把通货膨胀当作一种有效聚敛财富的方法,通过操作预算,官僚资本进一步壮大。

——摘编自刘方健《南京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37—1949年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1952-1956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图(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年鉴

(3)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1)支持《谷物法》的理由:《谷物法》有利于英国的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 反对《谷物法》的理由:《谷物法》影响英国工业的利润和资金,不利于英国经济发展。 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自由贸易;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2)长期战乱使国民政府丧失税收来源,造成大量财政赤字;工业发展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官僚资本掠夺和商业投机活动。 (3)情况: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第一产业产值高于第二产业,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高于第一产业。 原因: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家重视工业化建设。 【解析】(1)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一中“英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超过农业占据了主导,出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给予农业以政策性保护,限制粮食进口”得出支持的理由:《谷物法》有利于英国的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根据“英国正处在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超过农业占据了主导,出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考虑,应该给予农业以政策性保护,限制粮食进口”得出反对《谷物法》的理由:《谷物法》影响英国工业的利润和资金,不利于英国经济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废除《谷物法》的原因从工业革命经济发展、阶级力量、经济政策、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当时中国税收主要依赖东南沿海的关税与盐税,东南沿海沦陷后,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得出长期战乱使国民政府丧失税收来源,造成大量财政赤字;根据材料“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建设也尚未完成,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加剧纸币贬值。”得出工业发展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物资供给严重不足;根据材料“商业投机也促使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又使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来应付不断增加的开支。”得出根据材料“”得出商业投机活动;根据材料“国民政府还把通货膨胀当作一种有效聚敛财富的方法,通过操作预算,官僚资本进一步壮大。”得出官僚资本掠夺。 (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三中柱状图标注的数据和时间得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基础仍为农业,只是第二产业速度比较快,高于第一产业。第二小问需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1952-1956年时期”,可以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一五计划”实施等角度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社会中曾出现不同的国家形态,民族国家在近代出现在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核心标志。

材料一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

材料二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王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

——摘编自【德国】尤根·奥斯特哈默《全球化简史》等

(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及各界对和会都抱有较大期望。北京政府为代表团规定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即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容。4月,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但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并未将这一要求列入会议的议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英国分别签署条约,废除英美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宣布废除《辛丑和约》,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为视角,对材料三进行解读。

 

查看答案

1843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发表文章,批判历史学家卡莱尔“崇拜英雄”的历史观,指出无产阶级是从事伟大民族事业的唯一有前途的阶级。这篇文章

A.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

B. 表明恩格斯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C.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查看答案

“在1856—1871年间,所有的欧洲大陆大国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下列各项属于以上时间和空间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是

A. 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B. 法国确立共和政体

C. 美国两党制度形成

D. 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查看答案

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这反映出英国

A. 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

B. 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

C. 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

D. 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B. 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 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 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