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典著名悲剧《俄瑞斯忒亚》讲述了一个世代血亲复仇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典著名悲剧《俄瑞斯忒亚》讲述了一个世代血亲复仇的家族的故事,案件最后交雅典娜判决。她却说事情太重大,无权判决。接着挑选了最优秀的公民组成一个法庭,公开审判。让原告、被告及各自的证人充分申述。经法庭辩论,最后法官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判决。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寄希望于明君贤相统治的文化心理。在我国古代文学与现实中,解决人间矛盾、主持社会公道的理想就寄托在包公以及包公式的清官身上。

——摘自林亚光《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示例: 社会状态差异决定了古代东西方文化差异。 古希腊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相对发达,社会环境宽松自由,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古希腊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通过梭伦等人的一系列改革,雅典建立起了典型的直接民主政治,形成了尊重法律,公平裁决的文化心理。 中国文明是一种大陆文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达,宗族血缘与伦理关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并形成了相应的上层建筑,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们的民主与平等、法治意识淡薄,充满了人治的色彩;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靠宗族血缘与封建伦理,把社会矛盾的解决寄希望于明君贤相清官身上。 总之,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其它符合材料主旨的论题,如“两种不同法律文化心理是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产物”,论证阐述合理即可)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然后明确写出论题,从材料看出中西方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心理存在很大区别,可得出论题:社会状态差异决定了古代东西方文化差异;再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分析论述。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观念最早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梁启超强调“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的称谓,历史上那些接受了中华文化而非汉民族血统的民族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而章太炎则更看重血统对“中华民族”亦即汉民族形成的作用……又强调现实中汉族与满族没有完全同化,还存在着明显的血缘区别。

——摘自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中共在抗战时期主要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建设,但出于反侵略斗争的民族大义和与国民党合作的现实需要,也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

——摘自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的背景。指出梁启超与章太炎关于“中华民族”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复兴”论在当时盛行的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GATT或WTO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WTO多边贸易谈判也随即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

A. 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

B. 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

C. 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害

D. 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

 

查看答案

1950年代金斯堡的长诗《嚎叫》尖锐地批判了缺乏人性的商业文化,字里行间集中了愤怒的“嚎叫”,并使之宣泄,充满焦虑与担忧,旨在引起人们注意到美国精神生活中才智遭受践踏的不正常现象。《嚎叫》的文学风格是

A. 后现代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新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1923年托洛茨基在俄共第12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由于俄国经济落后,所以我们不能用集中的计划来裁夺和调整经济生活,“于是就向市场这个魔鬼说:‘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忙’”。据此可知

A. 俄共全党高度肯定新经济政策

B.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的必然选择

D. 新经济政策存在严重弊端

 

查看答案

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总选票

社会民主党得票

占总票数百分比

1890年

7228500

1427300

19.17

1893年

7674000

1786700

23.30

1898年

7757700

2107076

27.18

1903年

9495586

3010771

31.71

 

 

A. 人民已拥有普选权

B. 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 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 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