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的心学四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

王阳明的心学四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格物”是

A. 目的

B. 本原

C. 途径

D. 本心

 

C 【解析】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理,通过格物这一方法(即途径)达到融会贯通而明“理”的目的,故排除ABC,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 天体运行的法则

B.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 社会发展规律

D. “天人感应”学说

 

查看答案

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 民本思想

B. 限制王权思想

C. 阴阳五行思想

D. 君权神授思想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B. 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 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查看答案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A. 天人感应

B. 君为臣纲

C. 君权神授

D. 君臣共主

 

查看答案

《汉书》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 君权神授

B. 皇权至上

C. 天赋人权

D. 天人合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