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经》的内容、经济基础及目的分析战国时期的法律有何特点。

材料二“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215年《大宪章》

“人类的一切法律都因那惟一的神(逻各斯)的法律而存在。”“法律应该不仅仅是管辖人民,君主如不依法办事,也要管辖君主。”“教皇如果有背弃信仰,挥霍教会财产、通奸、抢劫以及其他严重损害教会声誉的犯罪,那他就要受到审判和废黜。”

——1582年《教会法大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法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如何?

材料三社会万象,纷繁复杂;立法所向,千头万绪。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立法应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引领国家发展?“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

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9件、涉及修改法律100件,废止法律1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自新闻报道《习近平“16字方针”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制建设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法制建设主要历程。

 

(1)从内容看,《法经》将“盗”“贼”放在法典之首,《杂法》中亦有诸多有关“逾制”罪名的规定。目的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 从经济基础看,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统治者政治变革的是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2)特点:重视司法程序,体现司法公正;天赋人权;法律的客观性;法治;君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重民法(私法);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 政治(法律)基础——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件制度(或“法律至上”、“有限王权”);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形成和发展;人民(自由民或骑士、市民)的人权保障 思想基础——人文主义与早期启蒙思想 (3)特点:①法制建设更具时代性、艰巨性(复杂性)、全面性、科学性、体系性; ②中国已进入全面依法治国阶段。 主要历程: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1982年宪法及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④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⑤1999年通过《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的《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解析】从法律的内容可以分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经济基础方面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新兴的小农经济角度分析其目的是发展封建经济。 特点可以从“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结合所学概括出重视司法程序,体现司法公正;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三个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出现了柜房(现代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现代的汇票),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主要原因是

A. 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    B. 唐宋时期国家政治统一、交通便利

C. 唐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D. 唐宋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经济发达

 

查看答案

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

A. 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B. 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

C. 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 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1933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希特勒之所以赞许罗斯福

A. 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    B. 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

C. 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    D. 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大幸,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中国统一战线以抵抗外来侵略。”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西安事变和平的解决

A.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使蒋介石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领袖

C. 是中共逼蒋抗日斗争的结果    D.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