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D.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 【解析】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错误;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是1914年~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导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故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曾经是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生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这表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A. 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 中国民族工业大量破产

D. 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查看答案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A. 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 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C.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D. 严格限制与英国的交往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他们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牛耕

B. 汉朝出现纸币“交子”

C. 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

D. 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查看答案

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C. 欧共体的建立

D. 欧盟的建立

 

查看答案

在某同学所写的论文中有“三八线”“柏林墙”“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名词,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是

A. 美苏两极对峙

B. 经济一体化

C. 两极格局瓦解

D. 政治多极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