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

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其主要原因是

A.游牧民族经济活动单一                  B.吸取宋代地方分权教训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节制                  D.行省面积较广管辖困难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的信息明显是分割地方割据势力的天然屏障,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本题选择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 、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宰相没有地位            B.外朝制约内朝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D.皇权空前强化

 

查看答案

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 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 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 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儒学以“仁”为思想内涵,重视人伦,推崇王道;虽然在当时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没有被统治者太多重视,但……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聚徒讲学,社会影响巨大,有非儒即墨之说。

糅合道、法和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阐释君权,以“独尊儒术”巩固统一,以纲常伦理维护秩序。……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办太学,以研究儒家经学,造就儒家治术人才。自此百余年间,经学极盛,成为官学的统一教材。

提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和人性都是理的体现,通过“格物致知”或内心反省才能获得理。……将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至深至巨。

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君主专制主义,提出“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学发展变化的特点。

材料二在儒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似乎可以划分为两大流派。“内圣”:颜回→子思→孟轲→程颢和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王阳明→孙奇逢……“外王”:子夏→荀况→叶适→王廷相→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龚自珍和魏源……,呈现出两大流派此起彼伏、交相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儒学的两大流派各有何侧重,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每个流派用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一批仁人志士提出“商战”的主张。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所著的《盛世危言》一书中提出“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他称兵战为“有形之战”,“商战”叫“无形之战”,主张“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华商的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些均可称之为“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含义,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提高关税,限制使用外汇购买国货等形式的自卫措施,……英美放弃货币的金本位,导致通货膨胀,56个国家货币贬值,世界金融陷入混乱。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产生的内在一致性,并简要分析它们所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