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对阶段(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二 1951年6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幅周恩来的照片(见图1),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并写道“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再次刊登了周恩来的照片(见图2),并在图片的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材料三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周恩来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同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受到周恩来的热情欢迎。后来,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岳麓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2中“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依据。

(3)材料三反映了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什么?周恩来和尼克松“历史性的握手”有哪些影响?

 

(1)第④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⑥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最主要依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特点:以民促官。意义:中美之间结束了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④阶段:依据材料中的“赞赏阶段(1937~1944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赞赏,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⑥阶段:依据材料中的“⑥敌对阶段(1949~)”和“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这两个时间信息可知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当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敌对,主要是因为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和依据材料二中的所讲到的“1971年11月8日”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成为图2中“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依据。 (3)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见,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推动中美的官方接触,这体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以民促官。周恩来和尼克松“历史性的握手”实际上是指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是中美之间结束了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那,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那。那下榕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主帝的政今,通过三公九抑,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燎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

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 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C. 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 形成三权分立机制

 

查看答案

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 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查看答案

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么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  )

A. 所有权的相对性    B. 财产权的绝对性

C. 公民权的平等性    D. 交易权的自主性

 

查看答案

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的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了雅典

A. 民主原则的不统一

B. 民主程序的不完善

C. 民主决策的非理性

D. 民主监督的不健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