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代中国人都在追逐美好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

历代中国人都在追逐美好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儒家“中国梦”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3)指出材料三、四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实践者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

 

(1)内容: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2)内容: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 实践: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或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维护民主、共和不懈奋斗等(改组国民党、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3)中国梦:上世纪60年代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四个现代化;21世纪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努力: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民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正确的翻译材料内容,其中解题的关键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依据这个内容进行归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2)第二问,有关于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中国梦”的主要内容的问题,解题时需要从孙中山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然后再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整理表述成文。有关于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的问题,依据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回答,主要依据辛亥革命的具体史实进行整理回答即可。 (3)第三问,指出材料三、四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分别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及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结合每个时代的具体背景进行分析整理。有关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中国梦”的实践者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的问题,同第二问的后半部分问题的答案一样要依据史实进行分析整理成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念革新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代表人物

主张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郑观应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康有为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独秀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并分析其在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共同之处。概括说明郑观应对李鸿章,或陈独秀对康有为的“观念更新”。

 

查看答案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抗战时期的是

A.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C.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 “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查看答案

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人家是怎样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由此可知,邓小平认为(      

A.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优越性,应该承认现实

C.中国只有走向市场经济,否则无法实现现代化

D.中国必须坚定走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取长补短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走文字字母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A. 是西方科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B.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继续

C. 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方向

D. 表现了绝对主义的认识倾向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 彻底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

B. 对孔子的评价前后矛盾

C. 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 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