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邮票也是记录和纪念历史的一种形式。为缅怀中国人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邮票也是记录和纪念历史的一种形式。为缅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邮票。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如果不是中国牺牲二千万人的代价,在亚洲战场拖住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如果侵占控制了中国后,就会转而进攻苏联后方,或者进一步进入太平洋地区,否则历史将会重写。

——英国《卫报》评论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两枚邮票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突出的历史地位?

(2)联系相关史实,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2)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回答“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亦可。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1)此题通过邮票图片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题文信息:“三枚邮票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地位”。提供的信息: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取得重大战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2)结合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的事实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军事上从两个战争角度回答。 (3)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从国际意义角度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等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这便大错”指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与这一制度相比,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代

阵亡人数

备注

1937

12513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42

87719

 

 

A.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 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查看答案

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查看答案

下表呈现的情形反映了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政权头目

“满洲国”

1932年3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革命政府”

1940年3月

南京

汪精卫

 

 

A.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汉奸日益增多

C. 民族矛盾开始激化

D.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