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 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 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D. 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有一组数字“1840年,1两银子折合1643.8文制钱,10年后变成折合2230.3文制钱”。下列造成当时银价上涨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 B. 战争赔款和吏治腐败
C. 太平天国运动使社会动荡 D. 苛捐杂税和滥发钱币
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的认识
A. 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B. 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C. 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
D. 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这一设想
A. 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B. 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C. 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D.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A. 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
C. 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 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