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30年代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标明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30年代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标明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次运动提出了“争取普选权”、“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的口号。以上史实说明

A. 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经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 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

C. 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

D. 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 【解析】根据材料“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不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且已经开始为了政治利益而斗争,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C项正确。A项夸大工人阶级斗争影响,与材料强调工人阶级把提高政治地位当作改善经济地位的手段不符,排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与材料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强调工人阶级把提高政治地位当作改善经济地位的手段,无法推断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在《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中说:“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 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 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C. 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D. 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

1869年,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城市卡利卡特的电缆铺设完成。20世纪初,由美国旧金山到中国上海的太平洋海底电缆也铺设完成。电报把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推断

A. 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B. 欧美列强支援落后地区工业化建设

C. 体现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D. 亚洲国家已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

 

查看答案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靡”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靡”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 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B. 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 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    D. 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查看答案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不具有普适性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具有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

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 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 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 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D. 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