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思想

C. “性善论”思想

D. “大一统”的思想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独尊儒术”政治含义的理解。董仲舒主张把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罢黜其他学说,以统一思想,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实现“大一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客观上对维护西汉的统一、打击分裂势力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主要利用的是“大一统”思想,答案为D选项。A选项不是主要原因;B选项与此相反;C选项也不是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守株待兔”是先秦时期的一个著名寓言故事,该寓言原文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该寓言出自

A. 《韩非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查看答案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1902年间,梁启超在日本一接触到卢梭的思想即为其所折服。他不遗余力地赞扬法国革命,颂扬卢梭是法国革命的精神领袖。……对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顶礼膜拜,称“《民约论》正夸日中国独一无二之良药也”。……鼓吹“破坏主义”,并撰写《讨伐专制政体檄》的鸿文,为革命造势。

——闾小波《柏克与梁启超——革命年代的智者》

材料二粱启超叹道:“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息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他说,君主的尊严“能于无形中发生一种效力。直接间接以镇福此国”,……“吾数年来怀抱一种不能明言之隐痛深恸,常觉自辛亥、壬子之交铸此一大错,而中国前途之希望,所余已复无几。”

——张京华《梁启超与陈寅恪》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折服于哪些“卢梭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折服于卢梭思想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粱启超的思想又有何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查看答案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     )

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