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明朝自罢丞相开始就“无善治”,因此主张恢复丞相制度,提高丞相地位。这表明黄宗羲
A. 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B. 希望健全中央机构
C. 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D. 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自汉代儒学成为统治之学后,儒学就成为“上上之学”并持续了几千年.但明代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赞
A. 反对孔孟之道
B. 倡导平均主义
C. 批判发展儒学
D. 抨击皇权专制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 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心,即是理也
B. 反对人们各种各样的欲望
C. 理是万物本原
D. 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魏晋时期,士大夫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对“三玄”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了玄学。玄学
A. 是对逃避现实思想的集中反映
B. 是理学的思想理论来源
C. 以巩固儒学统治地位的为背景
D. 是儒道思想杂糅的产物